2022年入伏时刻确定
2022年的入伏时刻终于揭晓啦!根据天文专家的计算,今年将在7月15日正式进入初伏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”入伏”。这个日期是怎么来的呢?原来是根据我国古老的”干支纪日法”确定的。从夏至日开始数,第三个带”庚”的日子就是初伏的第一天,今年正好是7月15日。
三伏天到底怎么算
很多朋友可能会问:为什么入伏时刻每年都不一样?这要从”干支纪日法”说起。我们的祖先用天干地支组合来记录日期,天干有10个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,地支有12个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),组合起来60天一个循环。其中带有”庚”的日子就是”庚日”,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次。
具体来说,从夏至日开始:
– 第三个”庚日”是初伏第一天
– 第四个”庚日”是中伏第一天
– 立秋后第一个”庚日”是末伏第一天
今年的”庚日”分别是6月25日、7月5日和7月15日,因此7月15日就是初伏开始的日子。
今年三伏天有多长
2022年的三伏天具体安排如下:
– 初伏:7月15日-7月24日(10天)
– 中伏:7月25日-8月14日(20天)
– 末伏:8月15日-8月24日(10天)
特别要注意的是,中伏的天数不固定,有时10天,有时20天。今年中伏就有20天,整个三伏期长达40天!由此可见我们将面临一个相当漫长的酷暑期。
入伏前后注意事项
虽然现在距离7月15日入伏还有一段时刻,但近期多地已经开启”烧烤模式”。面对即将到来的三伏天,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:
1. 防暑降温:准备好遮阳伞、防晒霜、清凉油等防暑用品
2. 调整饮食: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少吃油腻辛辣
3. 科学作息:避免正午时分外出,保证充足睡眠
4. 补充水分:多喝温开水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
为什么每年入伏时刻不同
你可能已经发现,2021年入伏是7月11日,2022年是7月15日,2023年又会变成7月11日。这是由于公历一年不是10的整数倍,导致”庚日”每年都会变化。这种变化让入伏日期在7月中旬前后浮动,但基本都在7月11日到20日之间。
记住2022年7月15日这个日子,提前做好防暑准备,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40天的”加长版”三伏天吧!